浦东机场P4-T1-T2穿梭巴士运行提示:
(自2024年4月29日零时起)

停靠位置:T1航站楼出发层1号门外、11号门外,T2航站楼出发层21号门外、26号门外,P4长时停车库

运营时间:全天24小时

运营间隔:06:00-21:00为10分钟一班;21:00-06:00为15分钟一班

已阅读请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传媒 > 新闻稿 > 新规实施1月 旅客逐渐适应 安检开箱率逐步下降
新规实施1月 旅客逐渐适应 安检开箱率逐步下降
发布时间:2007-05-31

  自51日浦东国际机场正式实施国家民航总局颁布的《关于限制携带液态物品乘坐民航飞机的公告》的1个月以来,在机场、航空公司的大力宣传和共同配合下,多数旅客已逐渐了解和适应安检新规,并自觉配合机场安检的工作,事先将随身行李按照新规办理托运或自觉“缩水”,浦东机场国际和地区航班安检的开箱率呈逐步下降趋势,旅客通过安检的速度也有所上升。

 

  在新规执行前后,上海机场当局就借助各种宣传载体让旅客知晓民航总局《公告》内容,便于旅客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将不符合规定的液态物品在办理值机手续之前取出,与托运行李一起托运,以提高旅客值机办票的速度和过安检的速度。提前在上海机场集团网站(www.shaiport.com)公示《公告》内容及其相关注意事项;在上海各主要新闻媒体上作宣传告知社会各界;在浦东机场候机楼公共区域的显眼位置设置公告牌;在安检区设置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新规内容;候机楼广播每隔一小时就播发一次公告内容,提醒旅客注意液态物品安检新规。

 

  在浦东机场候机楼加强现场宣传和解释工作,减缓安检现场压力,提高通检速度。在新规执行初期,机场安检组织了一批青年志愿者在国际和地区南北联检通道口,手持中、英、日三国文字书写的告示牌和合规的液态物品袋装样品向旅客进行宣传和演示,提醒旅客将不符合规定的液态物品托运或交给随行人员带回,避免旅客接受检查后再出隔离区办理托运延误行程。同时在通道口放置了液态物品收集箱,方便旅客丢弃液态物品,进入5月下旬后,多数旅客已知晓和适应液态物品安检新规,安检现场开箱率逐步下降,对旅客解释工作也相应减少,旅客通过安检速度也有所提升。

 

  另外,机场还制作了合规塑料袋放置在各航空公司值机办票柜台处,便于旅客索取。在安检通道处放置了旅客自弃物品收集框,便于旅客放弃不符合规定的液态物品,保持安检现场的卫生、整洁、有序,给广大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

 

  由于准备充分,宣传到位,措施得当,新规实施1个月以来,旅客已逐渐了解和适应安检新规,浦东机场国际和地区航班安检通道的开箱率逐步下降,通检速度明显提高。

 

  但是,在新规执行初期还是有少数旅客没有按照规定携带随身行李中的液态物品,在过安检时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其他旅客的通检速度。

 

  有一个旅行团准备乘飞机出国旅行,其中有名旅客包里放了不少听装的八宝粥,本来是准备带到国外去的,却没料到听装八宝粥由于其液态属性,按新规不能随身带上飞机,安检员告诉他,要带走只能办理托运。该旅客觉得办托运时间太紧,弃之又十分可惜,无奈之下,索性将八宝粥分发给旅行团的团友,一帮团友于是在安检门前围成一圈,人手一听八宝粥,当场开罐吃掉,引起不少旅客驻足捧腹。

  不少旅客出于习惯,在手提行李中仍然带着洗头膏、牙膏、发乳、剃须泡等胶状的个人洗护用品,这类液态物品的包装一般都超过了100毫升的限制,按照新规不能随身带上飞机。有一名带了牙膏的旅客干脆从包里掏出牙刷挤上牙膏,就着矿泉水就在安检门前呼哧呼哧刷起牙来,看得旅客直摇头。

  还有一位染发的女士,随身带的包里放了一大瓶发乳,安检员开包后拿出发乳,向她说明不能带上飞机,女士表示放弃,但眼看安检员要把发乳扔进收集箱里,这位女士又突然要回了发乳,掀开盖子,用手抄着发乳直接抹在了头发上,硬是把一瓶300毫升的发乳全抹在了头发上,顶着湿漉漉的头发登上了飞机。

  也有一些旅客携带了瓶装的隐形眼镜清洗液,由于超过规定容量不能随身带上飞机。有位旅客心想放弃可惜,直接在安检门前摘下隐形眼镜,用清洗液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反复将眼镜冲洗了数遍,看到一大瓶清洗液用得差不多了才把瓶仍掉,然后重新带上眼镜赶航班去了。

  浦东机场安检部门再次提醒旅客,整理行装时尽量考虑将液态物品托运,这样过安检时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如实在需要随身携带液态物品,按照国家民航总局新规,每人每次随身携带的液态物品每件容积均不能超过100毫升。对于容积超过100毫升的容器,即使该容器未装满液体,亦不允许随身携带,应办理托运。盛放液态物品的容器应宽松地放置于最大容积不超过1升、可重新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塑料袋应完全封好。且每名旅客每次只可携带一个透明塑料袋,超出部分应托运。旅客过安检时,须将透明塑料袋单独拿出,与手提行李分开接受检查。(文/马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