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P4-T1-T2穿梭巴士运行提示:
(自2024年4月29日零时起)
停靠位置:T1航站楼出发层1号门外、11号门外,T2航站楼出发层21号门外、26号门外,P4长时停车库
运营时间:全天24小时
运营间隔:06:00-21:00为10分钟一班;21:00-06:00为15分钟一班
浦东机场P4-T1-T2穿梭巴士运行提示:
(自2024年4月29日零时起)
停靠位置:T1航站楼出发层1号门外、11号门外,T2航站楼出发层21号门外、26号门外,P4长时停车库
运营时间:全天24小时
运营间隔:06:00-21:00为10分钟一班;21:00-06:00为15分钟一班
2月27日,浦东机场扩建工程西货运区公共货站及配套设施工程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该工程是浦东机场扩建工程的三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四大物流园区之一。它将在2008年上半年与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和第三跑道等扩建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建成的西货运区是打造上海航空货运枢纽的核心项目,它将为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位于新建的浦东机场第三跑道西侧,紧邻浦东新区规划的保税物流园区和南汇区规划的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总用地2.38平方公里,其中航空货运设施用地1.67平方公里,航空器活动区用地71.19万平方米,拥有38个货机位。根据机场货运战略总体部署,在总宽度约3200米的西货运区,以400米宽度划分为8个地块,1至3地块为各航空公司和物流商的公共货站;4至6地块为东航和上航等基地航空公司货站;7至8地块为UPS和DHL等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转运中心。西货运区2010年货物处理能力将达115万吨,2015年将达245万吨。
本次通过竣工验收的西货运区公共货运站工程包括第1、第2共两大地块,占地面积约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36万平方米,有10个全货机位,并配置有7台世界上最大的升降堆垛机(ETV)等自动化机械作业设备,设计年货物处理能力120万吨,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货物处理能力全球界第二的自动化超大型航空货运设施。工程由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并承担土建安装施工任务,按照浦东机场扩建工程建设总目标的要求,建设者克服了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建设任务重、施工时间紧等诸多难题,共浇捣地坪混凝土13万立方米,安装库区钢结构7000余吨,相当于整座法国埃菲尔铁塔钢结构的用钢量,铺设压型钢板18万平方米。工程自2006年11月开工建设,至2008年1月底竣工,仅用了15个月的时间就优质、高效、按时地建成一座全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的大型货站。
据悉,位于西货运区南端的UPS上海国际航空转运中心,已于2007年8月破土动工建设,首期建设用地9.6万平方米,计划于2008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该转运中心的分拣能力预计将达到每小时1.7万件;其定位于洲际转运,并将中国的各个地区与UPS的国际网络相连接。同时,与UPS转运中心相邻的DHL东北亚枢纽项目也于2007年11月正式签约,一期占地面积达8.8万平方米。该转运枢纽将配备质量控制中心和自动分拣系统等国际先进设施,最高分拣能力将达到每小时2万件包裹及快件,计划于2010年10月建成投入运营,将进一步完善DHL的亚太地区运输网布局。与此同时,上海拥有的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两家基地航空公司在西货运区的货站也均已开工建设。西货运区这些航空货运设施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浦东机场不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有两家国际大型集成物流商建立枢纽的机场,率先建成货运枢纽的核心标志也将基本实现,在全球机场货运吞吐量排名还将大幅上升。
快速发展的城市和区域经济促进了上海航空货运市场的快速增长,因而“优先确立国际货运枢纽地位”是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过去的5年间,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从2002年的63.5万吨上升至2006年的215.9万吨,全球排名从第26位跃升至第6位,年均增幅名列全球前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51.15万吨,增幅达14.61%,货邮吞吐量与2006年世界货运量排名居第4位的韩国仁川机场(233.6万吨)相当。世界机场货邮吞吐量2006年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国孟斯机场(369.2万吨)、香港国际机场(360.8万吨)、美国安克里奇机场(280.3万吨)。据预测,2005年至2010年上海航空货运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2.2%,2010年货邮吞吐量将达410万吨;2010年至2015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2015年货邮吞吐量将达700万吨。目前浦东机场的现有货运设施年吞吐能力为250万吨,西货运区与规划中的浦东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相连,设计吞吐能力为250万至300万吨,因此浦东机场的货邮吞吐量最终规划将达到500万至550万吨。(文/摄田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