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P4-T1-T2穿梭巴士运行提示:
车辆停靠位置:T1航站楼出发层8号门外,T2航站楼出发层27号门外,P4长时停车库
运营时间:全天24小时
运营间隔:06:00-21:00为10分钟一班;21:00-06:00为15分钟一班
浦东机场P4-T1-T2穿梭巴士运行提示:
车辆停靠位置:T1航站楼出发层8号门外,T2航站楼出发层27号门外,P4长时停车库
运营时间:全天24小时
运营间隔:06:00-21:00为10分钟一班;21:00-06:00为15分钟一班
(2008年12月5日,上海)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基地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将建成中国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提供全方位公务机服务的专用基地。合作双方代表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祖先生和澳大利亚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亨瑞克先生(Von Paten Henrik)共同为公务机基地奠基。上海机场(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德润先生和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爱伦·史密斯先生(Alan Smith)共同为公务机基地模型揭幕。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光弟先生主持了奠基仪式。
虹桥机场公务机基地由上海机场集团投资兴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公务飞行保障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全力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力求建立集地面保障、维修、托管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水准的公务机综合服务保障平台。根据规划,公务机基地分两期建设。首期工程按照满足年6千架次的运营和保障能力进行设计和建设,计划建造一座3千平方米的公务机候机楼、一座近5千平方米的机库、可以停放3架公务机的停机坪以及相应配套设施,计划2009年下半年建成投用,未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再扩建机库和停机坪。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全方位保障能力的公务机基地,届时抵离上海的公务机将逐步纳入虹桥机场公务机基地的服务范畴,可为2010年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中外旅客提供更多的选择。据统计,2007年上海虹桥和浦东两场公务机起降量达到2000架次,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0%~15%左右的增长。
自2005年以来,上海机场集团就开始关注和研究公务航空市场。公务飞行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一种方式,它与普通民用航空的最大差别在于无固定航线,采用临时申请航线方式,也无需采用销售客票的方式,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对高端商务人士的频繁飞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民航高端服务项目。公务飞行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十分普及。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总共拥有20多万架通航飞机,其中喷气式公务机5500多架,年旅客运量超过1.6亿人次。一般国外大型国际机场均拥有1至2个公务机基地,但更多的是利用城市多个机场中的小型机场或专门用于公务机飞行的机场。中国的公务航空发展刚刚起步,各类机场均没有真正意义上用于公务飞行的专用基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公务航空运量也逐年递增,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公务飞行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两地,2007年上海公务机飞行起降量已超过2000架次,其中80%以上属于国际飞行,这一数据已达到了建设专用公务机基地的合理投资回报率。
正是看到了公务航空在中国未来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前景,上海机场集团积极主动拓展市场,规划建设公务机基地,并开始寻求与国际专业公务机运营商的合作,经过公开比选,最终同澳大利亚霍克太平洋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合资组建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发展有限公司,以整体租赁的方式负责虹桥机场公务机基地的运营,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内的优势。根据双方协议,按照完善产业链的原则,合资公司将以公务机地面保障服务作为依托,利用霍克太平洋公司在公务机维修和托管领域的优势,逐步建立起公务机上海维修基地,并将逐步涉足公务机托管领域,在不长的时间内建立起集公务机地面保障、维修和托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一流服务水准的综合保障体系。
澳大利亚霍克太平洋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亨瑞克先生(Von Paten Henrik)在致辞中表示,“霍克太平洋公司在亚太地区具有长期的公务机地面服务、维修和托管方面的经验,同上海机场的合作,一定能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基地,建立符合国际水准的综合保障体系,为公务机制造商、运营商提供世界级的服务。”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祖先生在致辞中表示,“相信通过双方的通力合作,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基地不仅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的基础设施,而且建立起符合国际一流水准的东北亚地区公务机运营中心,为完善上海机场服务功能,提升上海城市服务能级,推动我国公务航空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强更为完善的航空服务保障。”(文/苏巍巍,摄/江旭)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祖(左5),常务副总裁李德润(右4)和澳大利亚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亨瑞克先生(左4)等共同为公务机基地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