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禁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具体可查询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官网www.samrdprc.org.cn/xfpzh/xfpgnzh)
上海浦东、虹桥两场将积极贯彻落实通知要求,确保旅客安全乘机出行。请广大旅客遵守民航局通知要求,在出行前仔细核对您的充电宝认证标识、品牌及型号等信息,不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在安检前将充电宝提前取出备查,以免耽误出行。
感谢广大旅客的理解与配合!
关于上海地铁2号线定点加开班次的公告
自2025年7月4日起至8月31日止,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每周五、周日定点加开22:45班次和23:00班次列车。途经下客站为龙阳路、世纪大道、人民广场,终点站为中山公园。
关于空港巴士新增班线的公告
自7月18日至8月31日,每逢周五和周日新增空港巴士DZ度假区线班次:22:30 和 24:00 发车。停靠:浦东T1航站楼、浦东T2航站楼、度假区站、民宿区、航城路唐黄路站,终点站为南六公路陈桥二路站。
关于调整南方航空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机场航线截载时间的通知
自2025年8月20日起,南方航空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机场航线,对无托运行李旅客的截载时间调整为起飞前15分钟(不晚于航班计划起飞时刻前15分钟完成安检并抵达登机口登机);有托运行李及特殊服务需求旅客的办理时间仍为不晚于航班起飞前30分钟。
具体执行标准以南方航空现场实际运行为准,感谢您的支持。
留住108棵香樟树,传承人文记忆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用以迎接当时上海的首条国际航线“上海-达卡”开航,此后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
为让年龄渐长的航站楼、乃至整个虹桥东区能有“脱胎换骨”的更新,虹桥T1改造项目于2014年12月启动。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戴晓坚告诉记者,工程前后历时3年多,采用不停航施工方式,将航站楼A楼、B楼两个区域的工期错开,先将所有运行的航空公司集中到B楼,开展A楼改造,2017年A楼竣工启用后,再搬迁航司、改造B楼。2018年10月B楼竣工启用、整个T1改造全面完成,A、B两楼区域正式各司其职:前者负责往返港澳台地区和日本东京羽田、韩国首尔金浦的航班运行,后者则服务国内航班旅客。全自助流程,给力平安智慧攻略
在2019年春运中,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国内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较平日增长9%和12%,尽管客流增加了,值机、登机等环节却并未排起长龙。这源于航站楼改造之初,就着眼安全与便利并重的自助化流程建设。
在虹桥T1改造施工中,大力增设国内航班智能化自助设施,自助值机设备从原先的18台增加到28台,行李托运从原来的15个人工柜台增加到现在的18个自助柜台和6个人工柜台。气候大会最高奖,点赞虹桥绿色机场
记者探访虹桥T1航站楼时,一个细节让人眼前一亮:航站楼值机区打开的照明灯光很少,基本靠自然采光就让体量可观的建筑明亮通透。这也是上海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在虹桥T1改造施工中,精心打造的绿色减碳举措之一。
空调、照明等系统是航站楼能耗大户,而让旅客在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温度怡人的环境里候机,又是机场服务的应有之义。为同时实现舒适与绿色,一项项减碳新招在虹桥T1改造中纷纷亮相。在办票厅斜坡屋面的造型设计中,改造项目对斜坡的角度和材质加以优化,改善了大厅采光效果与均匀度;改造施工还利用办票厅的高大空间布置侧窗,增加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系统能耗;针对国际联检厅被围在建筑内部、难以自然采光通风的难题,虹桥T1的改造设计将脑筋动到了联检厅的中间立柱,创造性地设计了与通风塔相结合的伞形柱,并在立柱上方设计天窗,成功优化了采光通风与舒适性,又降低了照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