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禁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具体可查询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官网www.samrdprc.org.cn/xfpzh/xfpgnzh)

上海浦东、虹桥两场将积极贯彻落实通知要求,确保旅客安全乘机出行。请广大旅客遵守民航局通知要求,在出行前仔细核对您的充电宝认证标识、品牌及型号等信息,不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在安检前将充电宝提前取出备查,以免耽误出行。

感谢广大旅客的理解与配合!



关于调整南方航空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机场航线截载时间的通知

自2025年8月20日起,南方航空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机场航线,对无托运行李旅客的截载时间调整为起飞前15分钟(不晚于航班计划起飞时刻前15分钟完成安检并抵达登机口登机);有托运行李及特殊服务需求旅客的办理时间仍为不晚于航班起飞前30分钟。


具体执行标准以南方航空现场实际运行为准,感谢您的支持。

已阅读请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传媒 > 媒体聚焦 > 上海观察:帅呆!飞到上海的第一眼,看到的竟是……
上海观察:帅呆!飞到上海的第一眼,看到的竟是……
发布时间:2016-04-19

来源:上海观察  日期:2016-04-19  

      4月19日,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汽集团销售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开展互惠合作,浦东机场将逐步引入新能源保障车辆替代原有的燃油车辆,在公共停车区建设充电桩,面向旅客推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
    协议签署仪式上,首批交付的新能源车辆,即将加入浦东机场航空器引导车队列,成为所有满载着旅客的飞机,飞抵上海后的第一个“向导”。以此为代表,一直致力于打造环境友好型机场的浦东机场,向着生态、绿色空港更进一步,也使上海的空港“门户”真正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代表。

油改电:新能源引导车浦东机场“上岗”

     在19日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上汽销售公司总经理夏军将一把水晶钥匙移交给了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顺周,这次特殊的“交钥匙”标志着浦东机场从上汽引入的首批12辆荣威e550汽车将正式加入浦东机场航空器引导车队列。
     当一架飞机降落在机场跑道后,会进入滑行道,此时地面引导车就出现在航空器的前方,航空器由引导车“带路”,滑行至机场指挥中心事先指定的停机位,使整座机场内的众多航空器实现有序滑行。可以说,引导车既是一架飞机刚飞抵上海“第一眼”所见,也使一座机场的标志之一。
     据悉,这是浦东机场的运营方——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汽战略合作启动的第一个合作项目,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逐步替换传统的燃油工作车辆,首批12辆汽车将以租赁方式由上汽旗下上海赛可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交付浦东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使用。
     这批新能源车将是浦东机场建设绿色机场的一座“里程碑”,机场工作车辆“油改电”项目由此正式起步。“首批油电混合汽车应用于引导车,也是因为引导车多数时间处于低速或怠速行车状态,完全匹配低速用电、高速用油的油电混合驱动模式,能够避免低速高油耗,节油效果突出。”机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测算,使用荣威e550替代原有的燃油引导车,节能减排效应明显,每车每月节约燃油消耗130升,节油率达到30%。未来机场地面工作车辆的“油改电”比率进一步提高后,节能减排效益将更加显著。
     根据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浦东机场还将在P1和P2停车库内开辟新能源汽车专用车位,建设充电桩,该区域将作为服务网点,纳入本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络。浦东机场三期扩建配套的长时停车楼工程中,也将预留10%的车位供新能源车使用。
     汽车分时租赁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倡导的共享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在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上汽集团旗下的“e享天开”品牌,将正式进入拥有6000万旅客年吞吐量的浦东机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网点,提升租赁业务的便利性。
     今后,旅客可通过这种租赁模式完成机场与市区各大商圈、交通网点之间的通行,以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实现绿色出行。

大平台:机场成为新技术平台

      昼夜不息的机场,是一座城市的门户,也历来是耗能大户。
      机场能否从“耗能大户”变成“节能大户”?“当然可以,但绿色、节能、环保,不可能等着送上门来,只有从运营细节、建设规划中处处着眼,才可能真正‘转身’。”上海机场集团总裁景逸鸣回答。
    “运营中体现绿色,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不厌其烦地探索。”景逸鸣说,以浦东机场T1、T2航站楼为例,空调就是“耗能大户”,按理,不论人多人少时刻不能停。能改吗?2012年,浦东机场率先研发出航站楼空调、照明空间控制、强度控制和时间控制技术“三联动”模式,将空调、照明耗能量随着航班客流量同步调整,国内首创,一次获三项国家专利,一举每年即节电1000多万度。
    飞机的燃油废气也不少,为此浦东机场在国内率先推广大型登机桥载空调设备,在飞机停靠登机桥时,替换飞机自身燃油驱动的空调,使用登机桥附带的空调为飞机供冷,这项业内称为“400HZ桥载电源及空调”的新技术,为光临机场的大飞机们提供了可靠高效的替代空调方案,有效减少了飞机自身的燃油废气和噪音污染。同时,在浦东机场内,太阳能电站、中水回用系统、LED照明系统等一系列最新的节能技术都已实现规模应用。
    2013年,浦东机场率先加入上海市碳交易试点平台,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节能机制,以碳排放为标志的能耗指标逐年下降。3年多以来,受益于环保节能技术的投入,浦东机场单位能耗每年保持10%左右的下降,在浦东机场客运量增长了33.9%同时,2015年的总能耗水平同比2012年下降1.2%,目前已结余碳排放量达到10万余吨,成为碳排放盈余企业,2017年,浦东机场将正式加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正在建设中的浦东机场三期,更是从设计之初,即决心采取最新生态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建筑。”景逸鸣介绍,如优化天窗采光设计,结合立面玻璃幕墙改善内部采光;根据风压分析优化开窗位置与面积,组织过渡季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全空气系统可调新风比达到50%以上,采用排风热回收技术,采用水蓄冷系统削峰填谷,节省运行费用……“通过一系列绿色节能设计与技术,可实现节能率超过16%,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约7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