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禁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具体可查询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官网www.samrdprc.org.cn/xfpzh/xfpgnzh)

上海浦东、虹桥两场将积极贯彻落实通知要求,确保旅客安全乘机出行。请广大旅客遵守民航局通知要求,在出行前仔细核对您的充电宝认证标识、品牌及型号等信息,不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在安检前将充电宝提前取出备查,以免耽误出行。

感谢广大旅客的理解与配合!



关于调整南方航空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机场航线截载时间的通知

自2025年8月20日起,南方航空上海虹桥-广州白云机场航线,对无托运行李旅客的截载时间调整为起飞前15分钟(不晚于航班计划起飞时刻前15分钟完成安检并抵达登机口登机);有托运行李及特殊服务需求旅客的办理时间仍为不晚于航班起飞前30分钟。


具体执行标准以南方航空现场实际运行为准,感谢您的支持。

已阅读请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传媒 > 媒体聚焦 > 人民网:浦东机场“130模式”:现场转运“无症状但高风险旅客”
人民网:浦东机场“130模式”:现场转运“无症状但高风险旅客”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  日期:2020-03-27 


      在严防境外输入的浦东机场战“疫”一线,除了“120模式”外,还有一个“130模式”。

原来,上海海关在登机检疫时,对于有明确症状旅客启动“120模式”,即直接由等候在机坪的120车辆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但随着防控不断升级,3月12日起,对于被海关甄别为“对症状不明显但有旅居史、风险较大”的入境旅客,则需通过大巴转运至指定隔离点,实施医学观察,此即“130模式”。

      承接“130模式”,使得浦东机场消防急救保障部在“医疗出诊、测温及医学处置、全流程消毒、急救引导转送”职责之上,又叠加了新任务。为了“130模式”,消防急救保障部两头穿梭,一头对接海关、边检、疾控等部门,一头对接浦东新区目前35个集中隔离点,并专设接收组和转运组。

      接收组,负责与海关、边检、疾控部门紧密配合,及时了解当天转运人员信息。一旦接到转运任务后,接收组立即前往设在T1、T2航站楼和卫星厅的远机位到达口,与疾控部门进行人员核对、交接,与转运组一同引导旅客登上大巴;而转运组,则负责再次清点、核对并转送旅客前往核酸检测点,待旅客核酸检测后,再随车转送旅客前往隔离观察点,实现与隔离观察点人员的交接。每次转送中,均有3名转运组人员随车保障。

      根据目前流程,消防急救保障部将完成核酸检测的旅客送至临时隔离观察点后,根据测试结果,还要将显示阴性的中转旅客接回机场。在此环节中,安检护卫保障部挑起重任,确保对入境旅客实现100%识别分流,有效管控。

      贯穿“130模式”全程,则有浦东机场交通保障部的全情投入。这里从来都是精准分流,实施封闭式区域管理,针对重点地区旅客转运流线,特设长达3000米的封闭式通道,严控隔离旅客进入清洁区;这里从来都是“车等人”,转运点5辆大巴、2辆中巴实时等候,同时每天确保有120辆大巴作为备车储能;从来都是“人防+技防”双重保险,人跟人防走失,逐一核对、人单同步交接,还有专人全程跟车陪同。 

       交通保障部还开辟了专门区域,供全市16区及江浙皖三省工作人员作为休息及用餐场所,每天提供三餐及夜宵点心,24小时确保茶水供应,并与16区和三省驻点工作组建立每日例会机制,根据转运要求变化,实时召开研讨会、部署会,坚决做好托底保障。截至3月25日,在浦东机场“130模式”下,已转运253批次,共计3490人。